生活中总有烂事不断涌现,但在赚钱的机会面前,时间不容浪费。
南非心理学家苏珊曾在贫民窟时,随身携带一本小册子。每当遇到找茬的人,她便迅速翻阅这本册子,然后快步离开。朋友们以为册子里记载着情绪稳定的秘诀,借来一看才发现,里面其实全是紧急待办事项。凭借不懈的努力,苏珊最终被保送到哈佛大学,并在毕业后留校任职,如今作为教授,仅靠版权收入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。
在一次演讲中,苏珊提到:“当无聊的人为难你时,应该意识到自己身处糟糕环境。想要脱离这样的境地,需要做很多事情,又怎能有时间与他们争辩?”与其与烂人纠缠,不如专注于赚钱,让那些人无法触及。
在赚钱上内卷#
杨绛曾说:“人要成长,必有原因,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。”生活中的光鲜亮丽,往往是经历了无数苦难才换来的。
最近,一则以“我为什么留下来”为主题的采访引起广泛关注。快递员王宁在北京辛苦工作一年,过年时选择不回家,利用七天时间送完 1600 件快递,仅为多赚 2000 元的节假日补贴。许多人不理解:难得与家人团聚,何必为了这 2000 元而拼命?唯有王宁明白,家庭的责任使得他无法躺平。
在春节期间,王宁利用高峰期抢单,工作 15 小时后才能挣得可观的收入。而在这个时候,许多同行选择回家,他的努力换来的是额外的收益。
类似的故事在各行各业层出不穷:导游在春节期间迎接旅行潮,厨师在除夕为客人烹制丰盛的年夜饭,咖啡店老板舍不得关门以维持生计。这些人并非不愿意回家团聚,而是在生活的重压下选择了坚持。
在竞争激烈的时代,付出和努力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。每个人都在努力拼搏,若不肯付出辛劳,又如何实现更高的生活品质?
在烂事上躺平#
年轻人最大的浪费,是将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无谓的小事上。全力以赴赚钱,能够成就自我;而为不顺心的小事纠结,只会徒劳无功。
朱德庸笔下的火柴人,一遇到烂事便容易上头,结果无端引火烧身。在日常生活中,许多人面对鸡毛蒜皮的小事选择争执,实际上却浪费了更多精力。
在《我本芬芳》中,弟弟子恒的处事风格颇具启示。他的一次探访中,意外地遭遇了诸多小插曲,但他选择化解而非对抗,最终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。这种心态使他从困境中脱颖而出,成为家庭的骄傲。
周国平曾言:“一个人把心力全用来计较小是小非,就没力气去考虑影响人生的大事。”躺平并非放弃,而是选择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。
关注成长与积累#
诺贝尔奖获得者阿比吉特在《贫穷的本质》中指出,穷人在不利环境中往往难以做出正确决定。生活中的琐事往往让人分心,正是这种分心使得个人的成长与积累受阻。
企业家吴军分享了一个朋友的故事。多年前,他在打工时因十块钱与老板发生争执,结果不仅受伤还遭到罚款。后来他创业成功,回首往事时却发现那十块钱已不再重要。如今,他选择放下无谓的争论,专注于更具价值的事情。
赚钱不仅带来经济回报,更提供了更多试错和学习的机会。面对生活中的小麻烦,最好的解决方法并不是纠缠,而是调整心态,继续前行。
当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时,曾经的烂事只不过是一路上微不足道的小石子。
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,烂事年年有,但在赚钱的机遇面前,不应浪费一丝时间。多年后,所经历的每一次拼搏,都会成为未来感恩的理由。